一位从事水产养殖的“铁娘子”,对于养鱼,她可是一把好手!前不久,这位“铁娘子”养的鱼,让嘉鱼县高铁岭镇成功入选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。
“铁娘子”名叫彭春姣,彭大姐养的也不是普通的鱼,而是一种名为斑点叉尾鮰的大型淡水鱼,属于特种水产。
斑点叉尾鮰
斑点叉尾鮰原产于北美洲,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,具有食杂性、生长快、适应性广、抗病力强、肉质上乘的特点。咸宁市嘉鱼县长河特种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彭春姣:“叉尾鮰肉质鲜嫩,没有肌间刺,老人小孩吃了非常安全。”彭大姐说,和斑点叉尾鮰结缘,那还得从之前说起。
2002年,彭大姐拿出所有积蓄,承包了濒临倒闭的镇办渔场,组建了水产合作社,那几年,斑点叉尾鮰的市场一片大好,彭大姐一举引进叉尾鮰原种5000组,原种卵黄苗3万多尾。
咸宁市嘉鱼县长河特种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彭春姣:当时在国营渔场我当副场长,管生产管技术,在销售这方面也比较在行,改制以后就决定养叉尾鮰,我是第一家,最开始养一个五亩的塘,一年赚了一万块钱。
2003年,鮰鱼市场行情看涨,养殖场一举获利100多万元,彭大姐把所获利润全部拿来扩大再生产,养殖面积从100多亩迅速扩大到了650亩。
正当彭大姐想大干一场的时候,从2007年开始,受国际市场冲击,鮰鱼市场转入三年的低迷期,这个时候彭大姐不仅把近10年苦心经营的心血全搭进去了,还负债几百万元。彭春姣说:“当时一下子就懵了,鱼片卖不出去,成鱼没人养,鱼苗也没人要,连续三年亏得一塌糊涂。”
面对困境,彭大姐选择了咬牙坚持,2010年起鮰鱼市场开始回暖,价格持续上扬,到了2013年,彭大姐年销售叉尾鮰鱼苗达上亿尾,她的合作社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叉尾鮰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。今年,嘉鱼县高铁岭镇成功入选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。
咸宁市嘉鱼县长河特种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彭春姣:在经历了生死关以后,感觉自己成熟很多,应对市场行情时,感觉有信心了。
彭大姐不仅自己在水产界,闯出了一片天地,还带动周边村民,一起发展叉尾鮰养殖,在家门口增收致富,彭大姐也先后获得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等荣誉称号。为了养好叉尾鮰,彭大姐可谓是是历经波折。如今,叉尾鮰的行情趋于稳定,效益也不错,那么在养殖过程中,又存在哪些风险?
上个世纪80年代,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,开始引进斑点叉尾鮰。随后,开始在我省推广养殖。
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富华:亲本和种苗对环境、地理、气候、温度、水质这些方面要求非常高,水质需要高成本处理,但是大家当地的水质并不需要经过很高的成本处理。
王主任说,斑点叉尾鮰鱼的养殖技术相对较高,特别是鱼苗孵化,在鱼种培育阶段的池水溶氧,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,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到34度。
嘉鱼县跟叉尾鮰的原产地气候条件、各方面的要求都差不多,现在全国有几个地方产叉尾鮰,但是产得比较好的就是嘉鱼县。
目前,在嘉鱼乃至我省,叉尾鮰养殖,以育苗孵化和销售为主,相比四大家鱼,它不仅劳动强度较低,投入产出比也很不错。
咸宁市嘉鱼县长河特种水产养殖企业负责黄宝林:叉尾鮰的价格变动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,目前成鱼的市场价格大概是一斤8.5元到9.5元,按照大家现在的产量,每亩产1000-1500斤,每亩利润在6000-8000元左右。专家建议,在叉尾鮰的养殖过程中,需要做好水质管理、水底改底和鱼苗的病害防治等环节,把养殖风险降到最低,争取效益最大化。
建议广大养殖户在养殖叉尾鮰时,一定要多学习、多实验,按照科学的养殖技术,做好每一步的养殖环节。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、设备和技术,那么并不建议盲目地去养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