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落叶归根,武汉沌口87岁的郭爹爹也不例外,他祖籍河南商丘,前两年一直想回老家看看,但由于身体原因暂时无法实现,49岁的儿媳杨大姐了解到公公的想法之后,竭尽全力地为他打造一个在武汉的“老家”。

杨大姐一家平时都习惯吃米饭,而祖籍河南的公公还一直保留着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,所以,每餐杨大姐都会为公公单独做一份,您瞧,家里的面粉从来都没少过,今天杨大姐煮了一锅红薯面疙瘩汤。

2年前,一向身体硬朗的郭爹爹中风了,之后一直卧床不起,吃喝拉撒需要人照顾,就拿吃饭来说,郭爹爹需要人喂,一餐饭吃上一个小时,是常有的事。

看来郭爹爹对今天的伙食还算满意,这要得益于杨大姐平时花了心思,为了迎合公公的口味,她向社区里祖籍是北方的老人请教地道的做法,现在,面条,饺子,疙瘩汤,都难不倒杨大姐。舌尖上让公公尝到了家乡的滋味,但内心深处的真正回归,却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。

原来,郭爹爹年事已高,时而清醒,时而糊涂,晚上还有梦游的习惯,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郭爹爹就用秋裤打包好行李,喊着孩子们一起回河南老家。

身体上的客观原因,阻挡了郭爹爹回老家的脚步,确实有些遗憾。在这件事上,杨大姐丝毫没有责怪公公打扰家人正常休息,反而更加能读懂老人家心里的牵挂。
从衣食住行,到精神世界,杨大姐竭尽全力为公公在武汉打造一个“老家”,这种想法出于情感,更出于孝心,因为从1991年 婆婆去世之后,公公就一直和杨大姐一家生活在一起,到现在已经26年了。

郭爹爹悄悄地告诉大家,有时候他把床单打湿了,不好意思告诉儿媳妇,但每次儿媳妇总是二话不说,马上换干净的,从不嫌脏嫌累。

杨大姐和丈夫都在工厂上班,需要三班倒,但不管怎么排班,她都会把公公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,这一点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
杨大姐所在的东荆社区,是一个老旧小区,有很多退休老职工,得知杨大姐一家的故事之后,社区也号召所有居民向他们学习。

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频道《和事佬》携手关注肠道健康16年的香丹清,为这个和睦的家庭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。
父母在,家就在,同样地,有孝顺的子女在身边,不管在哪里,都是家。大家衷心祝愿郭爹爹健康长寿,杨大姐一家开心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