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药打下田虾子无影踪 三招教你维权
农药打下田 虾子无影踪
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下滑,很多乡亲都打算调整种植结构,比如在原先种植水稻的田周围挖沟养殖小龙虾,像这种虾稻连作的模式近几年是越来越流行,现在这个时候,水稻已经收了,但是水沟里就有的忙了,要么就准备清塘投放新虾苗,要么就等去年的陈虾开始繁殖。
可最近潜江市白鹭湖管理区黄祥云却遇到了烦心事,按道理陈虾开始繁殖的时候 一般都在水沟旁边打洞产仔,他一共放了十张网,却只有三五斤的虾。记者也在塘里捞了半天 ,是一个虾子都没捞着。
虾子捞不着,会不会全部跑到洞里去了?可是,黄师傅都把沟里的水快放空了,也没见到虾影子啊!黄师傅说,估计陈虾早在两个月前,都死完了。
八月中旬,黄师傅种植的50亩水稻刚抽穗,有一次打药之后,才陆陆续续发现虾子慢慢死亡。
配药不当 虾子死个精光
怀疑是打了农药的原因,黄师傅和老伴赶紧对水沟进行消毒,可是已经晚了,虾子一个个都像是被施了魔咒,身子壳全变硬了,动也不动。黄师傅检查了一下农药,发现跟以往搭配的有区别。
在这之前,黄师傅找农资店老板配过两次药,都没出现问题,第三次肯定也会放一百二十个心,没想到就出了事。
黄祥云说:“当时配药的时候我就交代了, 配的药不能把我虾子打死,但是也要把我田里的虫打死,他说我保证你的虾子不打死。”
千交代,万交代,虾子还是死了。这下不仅赔了夫人还折兵,虾子钱、农药钱都打了水漂,黄师傅心里真不是滋味,他的钱我的钱全部都投进去了,现在没钱买虾种了。
记者带着黄师傅使用过的农药,找到了农资店老板。他说黄师傅田里虾子死的时候,他立马就赶过去看了。
而当时双方肉眼看到的,只有出水口的几十斤死虾,至于沟里原本还剩下多少陈虾,也判断不了。不过,店主对自己的过失感到很抱歉,承认是自己的药配重了,也没有考虑到有些药不适合在虾稻田使用。
不管怎么说,店主还是负主要责任,用药不当导致龙虾死亡是一方面,黄师傅也没有证据证明损失了多少,所以赔偿金额就没法估计。在记者的协调之下,店主答应给黄师傅赔偿一万块钱,另外,黄师傅之前农资店里赊销的肥料和农药,店主也主动承担下来。
维权妙招:三招教您保留证据算损失
看完之后,我发现个问题啊,首先,黄师傅作为受害者,在出事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收集证据,看情况沟里确实没有多少小龙虾了,但是谁知道原本剩下来多少龙虾呢?第二,黄师傅居然都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药,是打虫的还是防病的?心里也没有底。相信很多乡亲都是这样,直接到农资店里让老板推荐,让老板配药。
再来说说老板,在没有搞清楚农药的使用范围,就不要随随便便推荐给乡亲们,大部分乡亲几乎都不会看说明书的,哪些能用于虾稻田,哪些不能用,还不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儿,如果自己都没弄清楚,再卖药时仔细看一看说明,特别是注意事项!这养殖不同于种植,稍微不留神就全军覆没,对双方都没有好处。
虾稻连作模式火了,尝试这种模式的乡亲们也多了。也有没有接触过养殖或者种植的乡亲,操作起来风险也大了很多。在965333的信息平台上,就能收集到很多关于虾稻连作的信息,看得出来,很多人对虾稻养殖技术不太了解。
如果遇到跟黄师傅一样,配药不当导致农虾死亡的情况,咱们怎么做才能在第一时间,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呢?
第一步
利用手机拍照,将死亡的数量,包括龙虾死亡的特征,包括使用的农药,全部都拍下来,留作证据。
第二步
将水质保留,如果您怀疑是农药导致小龙虾死亡的,一定要把当时的沟里的水,用矿泉水等容器装着,以后好拿给相关部门进行化验,确保龙虾的死因。
第三步
最最重要的,就是损失的计算。能挽救的就尽量挽救,不能挽救的,就将死亡的龙虾初步统计出来,交给相关部门核算损失金额。
有了证据,在维权路上就不会很被动,出了事,就得立马解决,时间拖的越久,损失越大。
另外,乡亲们自己也要多掌握一些农技常识,什么药能打什么药不能打,都是有讲究的。水产专家先容说:“一般来说稻虾田是不用打药的,虾子活跃的时候能到田里把害虫都吃了,如果有农户追求水稻的产量 ,偶尔打药还是可以的。”
那么,要乡亲们自己分辨的话,哪些药是被列入虾稻田的“黑名单”呢?
专家回答,药性比较大的肯定就是不能打的,二有一些虾稻田的专用农药 是可用的,但是老百姓在打药之前最好仔细看看说明书。
结语
相信很多乡亲都在这上面吃过亏,但是因为没有办法核算损失,导致赔偿的金额不如人意,出了事找到原因固然重要,但我认为,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己的意识,前提条件是您掌握了相关的农技常识,养殖技术过关的话,还会担心出事吗?!
(记者 廖佳欣 张乾阳)
《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行》记者报道
总台相关
合作伙伴
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农学院
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行
云上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