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经:葡萄一年可摘10个月
葡萄很多人都喜欢吃,可葡萄不耐储存,一年上头,集中上市的时间也只有两三个月的。但是,在河北省的石家庄市,有一个种植葡萄的能手,人送外号“葡萄姐”,她的葡萄园里,一年有10个月都能采摘到新鲜葡萄。
巡视大棚,检查葡萄长势,引导工人操作,是“葡萄姐”付凤玲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。现在她的农业园区葡萄大棚有20多个,年效益近200万,发展到今天的规模,付凤玲只用了3年时间,在这之前她了近20年的农资生意,由于销售量下滑,她遍开始寻找新的出路,但还是想做农业。
说到做农业,付凤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种植葡萄,她觉得葡萄营养丰富,味道香甜,很受消费者的欢迎,销路应该不错。但同时,付凤玲也清楚,农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,如果不能尽快的产生效益,自己的资金链就可能断了,所以必须使园区尽快运转起来。为此,他在品种选择上费尽心思。
付凤玲说:“品种考虑上大家是不去跟农民去竞争市场,因此大家选择的品种比较有特点;再一个大家是大棚可以延长葡萄的供应期。现在大棚里面有四个品种,早熟的有两个品种,晚熟的还有两个品种,大家还有露地的、有中熟的品种,整个园区葡萄的供应期,大概就是在10个月。”
抱着这个想法,付凤玲选择了八个葡萄品种进行种植,最早的四月份上市,最晚二月下市,二十多个大棚也按照采收时间和预计售价进行了合理的分配,早熟的三个棚,葡萄售价在10到15元一斤,中熟的四个棚,售价6到10元一斤; 11月份上市的超晚熟品种,种植最多,一共有十六个大棚。
11月份已经没有新鲜葡萄供应了,而自己的晚熟葡萄才上市,付凤玲估计售价能到20元一斤。可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,第一年挂果,付凤玲就吃了亏。因为只重产量不重质量,售价没达到预期,第一年付凤玲根本没有赚到钱。
一番思考后,付凤玲觉得想要推进园区的发展,必须得有过硬的技术和踏实的员工。为此,她给整个生产环节制定了一系列精细的标准。
付凤玲先容说:”要想把这个葡萄种好必须从前期抓起,从小数穗、数粒、定果型、果位的高度,一开始就要定下来,一系列的一个制度。怎么跟工人搞成紧密的联合,或者是工人入股,或者是工人要效益提成,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工人和大家拧成一股绳,在园区就干起来有活力了。“
有了这些细致的规定,葡萄的品质和产量都在稳步提升,同时付凤玲也开始积极和商超采购人员,石家庄本地旅行社,以及南方客商接洽,希翼能占领先机,抢占市场。
通过这样的做法,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,其他的种植户还在犯愁的时候,付凤玲已经开始稳固的进行销售了,尤其是超晚熟葡萄,不仅受到客商欢迎,也吸引了很多旅行团和市民过来采摘。付凤玲说,接下来她会进一提高产品的品质,争取做到订单生产。
目前付凤玲的葡萄园去年产量十几万斤,年效益100多万,再加上一些深加工产品,园区每年的效益能达到200万元。
《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行》记者编辑报道
总台相关
合作伙伴
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农学院
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行
云上威尼斯手机版娱乐场